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办刊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民间传统疗法;发扬中医特色,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办刊特色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炉,以实用为主,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全面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主要读者对象:适合于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主要栏目: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独特疗法(包括针灸、推拿、火罐、刮痧、敷脐、外敷、灌肠、穴位注射、针刀、熏洗等各种疗法)、综合疗法、方药应用、成药应用、古方今用、专科临床、专病报道、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饮食疗法、单方验法、临床调护、家庭医生、综述等。

难度再升级!副高/正高职称晋升出新规,多少人的晋升之路受阻?

时间:2024-08-13 14:27:51

病案首页数据管理变革,副高职称晋升难度再度攀升


近期,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省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其中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该通知指出,将逐步建立完善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该指标将涵盖诊疗疾病覆盖范围、开展手术或操作的覆盖范围、单病种诊疗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并发症发生例数等多个方面,旨在科学准确地评价临床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规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大。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含妇幼保健院和民营医院)的临床、口腔类别申报人员,均需提交近5年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这些数据将统一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服务中心进行分析,而分析结果也将作为评审时的重要参考。与去年仅在三级医疗机构进行试点相比,今年的规定无疑加大了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生的考核力度。


与此同时,管理方法也在经历着变革。如今,无论是出院人次还是门诊工作量,都将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自动分析,而不再需要手动记录。这些记录将直接上传至一个独立的系统,并且每月上传一次,不允许进行二次更改。即使医院同意解锁病历以修改首页数据,也无法改变已经上传的数据。这一变化不仅确保了病案首页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彻底杜绝了数据造假的可能性,同时也让医生们的工作量评估更加客观公正。然而,这也对医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


工作量成新门槛,“万年主治”或成常态


工作量是近两年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晋升副高职称的医生大多需要达到400单元的门诊量,这一标准也在广西、山东、湖南、广东等省份得到执行。


其实,早在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就发布了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相关的管理与控制指标。而现在的改革,只是进一步把控了工作量的审核。


对于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来说,或许更容易满足新的工作量要求。然而,在二级医院及以下的医生就面临更大的挑战了。由于民众普遍更倾向于信任“大医院”,并将其视为医疗权威的代表,因此二级医院往往被视为次要的选择,主要接收慢性病患者或病情较轻的患者。这样一来,医生们想要达到工作量标准,就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了。


尽管官方在呼吁破除“四唯”评估(即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经验),并且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也正朝着更加注重临床实践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内卷程度的日益加剧,临床工作量增加的同时,论文和学历的要求并没有减弱,反倒是多了其他的要求。这无疑给医生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他们既无法完全躺平,又难以卷动前行,处境极为艰难。


一位泌尿外科医师在某医学论坛上的发言就充分表达了这种困境:“半天接诊不少于15个患者才算1个有效门诊单元,晋升副高需要400个单元。我算了一下,就算我每次门诊量都达到15个病人,每月出4次门诊,也差不多要10年才能完成400单元。而且我出一次门诊接诊的病人经常都是个位数的……副高对我来说遥遥无期了,而且还要做课题、写文章、出书,真的太难了!”


在此背景下,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职称评审的标准,寻找更合理的评估方式呢?“四唯”还未真正除去,工作量、下基层、“医房融合”等要求又一一提了上来。在多方压力下,医生的晋升之路尽头究竟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