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办刊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民间传统疗法;发扬中医特色,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办刊特色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炉,以实用为主,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全面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主要读者对象:适合于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主要栏目: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独特疗法(包括针灸、推拿、火罐、刮痧、敷脐、外敷、灌肠、穴位注射、针刀、熏洗等各种疗法)、综合疗法、方药应用、成药应用、古方今用、专科临床、专病报道、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饮食疗法、单方验法、临床调护、家庭医生、综述等。

Nature communications:人类基因组中有123个与午睡有关的基因区域,午睡习惯还与心脏代谢健康有关,白天长时间打盹与舒张压升高和腰围增加有潜在因果关系

时间:2024-12-03 16:56:16

常言道,中午不睡,下午崩溃。短暂的睡眠可以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更有研究发现,午睡可以提高记忆力,改善认知和预防痴呆。

但午睡似乎是中国人的睡眠习惯,欧美大部分人从不午睡,但这并没有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近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Genetic determinants of daytime napping and effects on cardiometabolic health”的研究,发现午睡由基因决定!人类基因组中有123个与午睡有关的基因区域,午睡习惯还与心脏代谢健康有关,白天长时间打盹与舒张压升高和腰围增加有潜在因果关系。

Nature communications:人类基因组中有123个与午睡有关的基因区域,午睡习惯还与心脏代谢健康有关,白天长时间打盹与舒张压升高和腰围增加有潜在因果关系

研究背景

午睡是一种短暂的日间睡眠,人们鼓励睡眠不足的人群午睡,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警觉性。但习惯性午睡对慢性病风险的长期影响仍然存在争议。

遗传变异是导致个体间午睡偏好差异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已有研究发现了多达7个日间午睡的遗传位点。因此,这项研究利用数据库探索了午睡的遗传结构,并评估与其他睡眠和心脏代谢特征的联系。

研究方法和结果

研究人员所使用数据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共包含了452633人的基因信息。所有参与者都被问及午睡的频率,包括“从不、很少、有时或经常午睡”。其中,一小部分参与者佩戴了活动监测器,以此确定这些参与者是否午睡。

研究者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在人类基因组中确定了123个与午睡相关的基因区域,包括: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靶点(HCRTR1、HCRTR2)的错义变异,与觉醒相关的基因(TRPC6、PNOC),以及肥胖-嗜睡通路的基因(PNOC、PATJ)。而且,在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收集的541333人的基因组分析数据中有109个重复的基因测试位点与英国生物库中估计的效应一致。

Nature communications:人类基因组中有123个与午睡有关的基因区域,午睡习惯还与心脏代谢健康有关,白天长时间打盹与舒张压升高和腰围增加有潜在因果关系

聚类分析发现,促进午睡的三种可能机制包括:

(1)睡眠倾向:有些人倾向需要更多的睡眠;

(2)睡眠中断:午睡可以弥补睡眠质量差或夜间失眠的影响;

(3)早起:早起的人可能会午睡补觉。同时午睡的遗传因素与心脏代谢疾病有相同之处(见表1)。

此外,123个基因位点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表明,白天长时间打盹与舒张压升高和腰围增加相关。

Nature communications:人类基因组中有123个与午睡有关的基因区域,午睡习惯还与心脏代谢健康有关,白天长时间打盹与舒张压升高和腰围增加有潜在因果关系

小结

总之,午睡对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尚无定论。针对我国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午睡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没有午睡习惯的人,也无需盲目改变,根据自身睡眠情况、身体状况以及工作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