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办刊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民间传统疗法;发扬中医特色,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办刊特色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炉,以实用为主,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全面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主要读者对象:适合于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主要栏目: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独特疗法(包括针灸、推拿、火罐、刮痧、敷脐、外敷、灌肠、穴位注射、针刀、熏洗等各种疗法)、综合疗法、方药应用、成药应用、古方今用、专科临床、专病报道、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饮食疗法、单方验法、临床调护、家庭医生、综述等。
夏季茶饮配方指南:天然草本帮你轻松过三伏
时间:2025-05-27 11:12:06
夏天就像个热情过头的朋友,太阳一晒,人容易心烦气躁,身子像灌了铅一样沉,喉咙还时不时冒火。这时候,一杯量身定制的草本茶饮,不仅能降温解暑,还能悄悄调理身体的小毛病。今天分享几款适合成年人和湿热体质者的茶饮,从清热解暑到安神助眠,对症喝准没错!
一、清热解暑茶:三伏天的“灭火器”
1. 荷叶扁豆饮
材料:鲜荷叶半张(干荷叶10克)、扁豆花5克、芦根10克、冰糖少许。
做法:荷叶剪碎,与扁豆花、芦根一起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加冰糖调味。
适合谁:一晒太阳就头痛、出汗多、小便发黄的人。鲜荷叶的清香能打开毛孔散热,扁豆花和芦根则像“小水管”,把体内热气顺着尿液排出去。
2. 西瓜翠衣凉茶
材料:西瓜皮(白色部分)200克、金银花5克、薄荷叶3片。
做法:西瓜皮切块煮水10分钟,加入金银花和薄荷叶,放凉后饮用。
适合谁:上火咽喉痛、口干舌燥的“暴躁星人”。西瓜皮在中医里叫“西瓜翠衣”,清热不伤胃,搭配金银花和薄荷,喝起来像给喉咙敷了片清凉贴。
二、祛湿健脾茶:给身体“抽湿机”加把劲
1. 四神茯苓茶
材料:茯苓10克、山药片1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水煮30分钟,滤渣后当茶喝。
适合谁:湿气重到舌苔厚、大便黏马桶的“懒人党”。茯苓和芡实像两把小刷子,一个负责刷走湿气,一个负责加固脾胃防线。
2. 藿香陈皮饮
材料:藿香5克、陈皮3克、炒薏米10克、生姜2片。
做法:薏米提前炒至微黄,与其他材料一起煮15分钟。
适合谁:食欲差、总感觉肚子胀的“没胃口星人”。藿香的香气能唤醒“罢工”的脾胃,炒薏米和生姜则像暖宝宝,中和了祛湿食材的寒性。
三、安神除烦茶:一键切换“静音模式”
1. 酸枣仁百合茶
材料:酸枣仁10克(捣碎)、干百合10克、茯苓5克。
做法:酸枣仁先煮20分钟,再加入百合、茯苓煮10分钟。
适合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心慌气短的“失眠党”。酸枣仁是中医界的“天然安眠药”,百合和茯苓这对搭档则负责平息心火,喝起来像给大脑盖了层凉丝丝的云朵被。
2. 玫瑰合欢茶
材料:玫瑰花5朵、合欢花3克、枸杞10粒。
做法:所有材料沸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
适合谁:压力大、动不动就发脾气的“易燃易爆人群”。玫瑰花和合欢花就像情绪调节师,一个疏肝解郁,一个安抚躁动的神经,枸杞则默默给身体充电。
喝前必看:这些禁忌别踩雷
孕妇慎用:比如薏米、益母草等可能影响胎气。
虚寒体质注意:清热类茶饮(如西瓜翠衣茶)可以加两片生姜调和寒性。
喝对时间:祛湿茶建议上午喝,借助阳气提升效果;安神茶适合睡前2小时饮用。
夏天喝茶就像给身体开窗通风,选对配方才能事半功倍。湿热体质的朋友可以每天换着喝,普通人每周喝3-4次就能感受到变化。如果症状严重,还是要及时找医生把脉开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