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办刊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民间传统疗法;发扬中医特色,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办刊特色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炉,以实用为主,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全面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主要读者对象:适合于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主要栏目: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独特疗法(包括针灸、推拿、火罐、刮痧、敷脐、外敷、灌肠、穴位注射、针刀、熏洗等各种疗法)、综合疗法、方药应用、成药应用、古方今用、专科临床、专病报道、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饮食疗法、单方验法、临床调护、家庭医生、综述等。
突发:2025年执业药师报名审核现“材料危机”,数百考生紧急补件
时间:2025-06-27 09:14:50
近日,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报名进入关键阶段,但多地考生反馈,提交的报名材料因不符合要求被系统驳回,部分考生甚至收到“审核未通过”的紧急通知。这一突发情况引发广泛关注,尤其对工作年限证明、学历认证等核心材料的争议最为集中。
材料不全成“拦路虎”:三大高频驳回原因解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驳回的案例中,约60%与工作证明缺失关键信息有关。例如,某考生提供的单位证明未注明具体岗位职责,仅简单标注“在职”,而政策明确要求证明需体现“药学或中药学相关岗位”及工作起止时间。另有30%的驳回涉及学历认证问题,尤其是持境外学历的考生未及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剩余10%则因社保记录不连贯,部分省份要求提供6个月至1年的缴费证明以核实工作年限,但考生误以为“单位盖章即可替代”。
“时间差”加剧焦虑:补材料只剩最后48小时?
新疆等地明确“考前不审核”,但多数省份仍实行“先审后考”。一名来自浙江的考生透露:“6月24日提交的材料,27日才收到驳回通知,而报名截止日(7月15日)前还需重新盖章、公证,像在跟时间赛跑。”更棘手的是,部分单位人事流程繁琐,重新开具证明需3-5个工作日,有考生无奈表示:“明明工作年限足够,却可能因行政流程错过报名。”
官方回应:材料标准早有预警,建议“三查三对”
针对争议,中国人事考试网工作人员回应称,报名指南中已详细列出材料清单,并建议考生采取以下步骤自查:
1.查学历:确保学信网可查,境外学历需提前认证;
2.查岗位:工作证明需明确药学/中药学相关职责,不可模糊表述;
3.查时效:身份证、社保记录等需在有效期内。
此外,部分省份开通“预审咨询”通道,考生可上传材料电子版提前确认。
考生自救指南:如何高效补救?
对于已收到驳回通知的考生,专家建议分情况处理:
工作证明问题:立即联系单位补充岗位描述,若原单位已注销,可尝试用劳动合同+社保记录组合替代;
学历认证延迟:先提交受理回执,并附书面说明,后续补交正式文件;
社保断缴:提供个税缴纳记录或银行工资流水作为辅助证明。
深度观察:审核趋严背后的行业信号
此次大规模驳回事件,折射出执业药师资格认证的规范化趋势。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多次强调“杜绝挂证”,严查工作经历真实性。有业内人士分析:“材料细化实为‘筛沙’,未来可能进一步联动社保大数据自动核验。”
截至发稿,已有8省份更新补审通知,但考生普遍呼吁延长报名窗口或简化流程。这场由“一纸证明”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