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疗法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民间疗法》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办刊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民间传统疗法;发扬中医特色,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办刊特色是: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炉,以实用为主,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全面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主要读者对象:适合于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主要栏目: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独特疗法(包括针灸、推拿、火罐、刮痧、敷脐、外敷、灌肠、穴位注射、针刀、熏洗等各种疗法)、综合疗法、方药应用、成药应用、古方今用、专科临床、专病报道、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饮食疗法、单方验法、临床调护、家庭医生、综述等。

国产抗ED药迎创新潮

时间:2025-07-28 10:56:40

勃起功能障碍(ED)药物治疗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国产创新浪潮。2025年7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公示,扬子江药业申报的1类新药盐酸妥诺达非片正式获批上市,成为继旺山旺水、悦康药业之后又一款国产抗ED创新药。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药企在百亿规模的男科用药市场撕开了进口垄断的又一道缺口。

百亿蓝海:被低估的男性健康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将男科疾病列为威胁男性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而中国ED药物市场呈现典型的"高需求、低渗透"特征——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53.5亿元,但治疗率不足20%。这种矛盾背后,既有传统观念对疾病认知的束缚,也反映出治疗手段单一化的局限。

市场数据更直观展现了行业潜力:2018-2023年间,抗ED药物市场规模从27.6亿元飙升至5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1%。机构预测,2024年该市场将冲击98.8亿元大关。这种增长轨迹堪比当年肿瘤靶向药物的爆发曲线,只不过这次战场转移到了隐秘的男性健康领域。

PDE5抑制剂:三代产品的技术角力

目前临床主流的PDE5抑制剂已形成清晰的代际划分。第一代西地那非(如万艾可)虽开创先河,但4-5小时的短效特性使其逐渐让位给第二代他达拉非(希爱力)——这款由礼来研发的"36小时长效选手"凭借更好的药效稳定性,早在2021年就登顶全球抗ED药物销售冠军。

国产阵营的突围则更具戏剧性。悦康药业2021年推出的枸橼酸爱地那非片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旺山旺水在今年7月刚获批盐酸司美那非片。扬子江药业的盐酸妥诺达非片此刻入局,恰似马拉松赛程中的第三棒选手,其分子结构优化带来的选择性提升,可能改写现有药效持续时间与不良反应率的平衡公式。

国产破局:从me-too到me-better的跨越

细数在研管线,天方药业的TPN729MA片已进入III期临床,山东鲁抗医药的CMS203片、重庆迪康尔乐制药的DDCI-01等紧随其后。这种密集布局折射出本土药企的战略转变:不再满足于仿制过期专利药,而是通过结构修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better药物。

扬子江药业的突破尤其值得玩味。作为传统仿制药巨头,其将1类新药首秀押注在抗ED领域,既是对市场潜力的精准判断,也体现了转型创新的决心。盐酸妥诺达非片的分子设计可能借鉴了"老对手"他达拉非的吡唑并嘧啶酮骨架,但通过引入新型取代基,有望在起效时间或心血管安全性上建立差异化优势。

市场重构:四重驱动下的格局演变

未来五年,抗ED市场将呈现立体化竞争态势。在需求端,随着"银发经济"崛起和健康意识提升,50岁以上男性的治疗需求将持续释放;在供给端,国产新药定价普遍比进口产品低30%-50%,这种"技术追赶+价格利器"的组合拳,正在重塑医生处方习惯。

渠道变革同样不可忽视。线上问诊平台和隐私配送服务解决了购药尴尬,推动抗ED药物向"高频次消费品"转型。辉瑞普强等跨国药企已开始调整策略,通过拓展新适应症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其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近期刚获批第二个适应症便是明证。

站在产业视角看,扬子江药业这款新药的价值不仅在于填补临床需求。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企已有能力在曾被跨国药企垄断的细分领域建立技术护城河。当国产PD-1们在肿瘤战场厮杀正酣时,抗ED赛道或许正在孕育下一个"隐形冠军"。